地方政府跑步进场低空经济

随着中央加快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的空域开放和监管已经迎来拐点,当前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正跑步进场,意图争夺这块蕴藏着无限潜力的万亿蛋糕。
比如,全国无人机产业高地的深圳已经提出要打造全球低空经济高地。从政策法规到招商引资再到场景培育、政策支持,深圳出招不断,如今年10月深圳发布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12月深圳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具体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二十项具体支持措施。
全国经济龙头上海则在去年印发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提出,推动空天利用,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今年以来,上海在低空场景构建、招商引资等方面更是动作频频。
安徽芜湖则在今年10月印发《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据媒体统计,今年已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仅9月份以来,安徽、江西、海南、广东等多地就先后举办了低空经济相关的发展大会或论坛、研讨会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将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站在低空经济方兴未艾的关键节点上,需要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