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网、三大角色助力低空经济实现高飞

四张网、三大角色助力低空经济实现高飞
王洋博士
深圳市多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圳正在加速打造“天空之城”,深圳的经验如何学、学哪里,我们特邀深圳市多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洋博士谈谈他的看法。此篇特稿,也是2024新年特稿系列的最后一篇。在此再次向提供稿件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本号。欢迎各界朋友赐稿,与全行业的朋友继续交流分享低空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共同助推低空经济在新的一年里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点摘要:
1、低空经济发展需要规模化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截至2023年底,深圳实际运行的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达1730家,年产值为960亿元,增长28%;累计开通无人机各种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2023年无人机载货及综合应用飞行60多万架次。随着低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飞行需求与日俱增,规模化时代即将到来。
2、规模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公共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建开放和共享是拉动整个低空经济活力的重点,只有共享才能产生足够大的经济效益,也是保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3、重点发展低空运行的“三大角色”:(一)低空管服 — 监管方;(二)无人机航司 — 运营方;(三)无人机空港 — 基础设施。
4、无人机空港必须与新技术相衔接,完全由AI操作系统驱动,可实现港区空域调控、进出港航班调度、无人机应急接管、微气象监视与响应、泊位和仓位数字化管理等功能,“平急两用”模式使得无人机空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规模化低空运行提供更加经济、安全、高效的地面服务。
5、建议每个地市都先针对当地的低空应用场景进行一个大摸底,找出应用场景最丰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并在这一区域集中力量构建低空运行体系,优先实现小范围的低空经济闭环跑通,再复制、推广到更大的区域。在构建低空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低空方案。
全文分享
一、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新兴产业,深圳加速布局“天空之城”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到发展低空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低空经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新兴产业。作为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从去年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去年底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7部门公布《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再到今年初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多措并举为低空经济“高飞”提供立法支持,以先行先试之势朝着低空经济赛道全面发力。

《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的发布为低空经济产业指明了工作方向,也让深圳在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版图的三个关键地位得以显现:第一是在全国低空经济中先行先试地位;第二是在低空制造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第三,由于深圳的飞行环境非常特殊,人口密度和楼宇密度极高,因此,在超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进行低空运行,深圳已然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标杆。

仅2023年度深圳市及各区发布的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已有10余部,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文推广深圳22条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提出将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复制推广。深圳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加速布局“天空之城”。

二、低空飞行需求与日俱增,规模化时代即将到来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规模化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截至2023年底,深圳实际运行的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达1730家,年产值为960亿元,增长28%;累计开通无人机各种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2023年无人机载货及综合应用飞行60多万架次。随着低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飞行需求与日俱增,规模化时代即将到来。

在我们看来,规模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公共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早前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受限于公共低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主要依靠企业自建,导致运营成本高、不利于商业应用规模扩大的情况。《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中专门提到了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低空基建的建设和运营,鼓励低空基建向社会开放共享。基建开放和共享是拉动整个低空经济活力的重点,只有共享才能产生足够大的经济效益,也是保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构建低空基建“四张网”已成行业共识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曾提出,发展低空经济首先应建设统一的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即构建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以解决低空飞行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空域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问题。“四张网”全面覆盖了当前低空经济建设所需的数字基建和物理基建,多地政府以此为标准制定当地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3年底发布的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436“成都方案”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无人机低空飞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四张网”,让无人机航线和起降场配套资源可公共使用。构建低空基建“四张网”已成行业共识。

四、重点发展低空运行的“三大角色”

结合国内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发展的实际需求,基于“四张网”,我们提出构建“三大角色”低空运行体系模型。围绕关键要素,我们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度合作,打造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群,以实现更经济、更安全、更高效的低空运营。

(一)低空管服 — 监管方

低空管服承担空域协调、飞行审批、运行监视、航情服务的角色,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安全保障。目前深圳市级低空管服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相关工作。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和低空应用场景,低空管服仍需持续建设、不断探索、动态优化调整。

(二)无人机航司 — 运营方

无人机航司一词源自民营航空公司的命名理念,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衍生出警务航司、物流航司、政务航司、景区航司等无人机航司。深圳在服务运营、创新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物流航司如美团无人机、丰翼科技等更是国内低空物流标杆。

无人机航司的概念实际是低空数字化运营,涉及无人化飞行核心技术,覆盖从客户业务工单下发、低空飞行调度到无人机自动飞行的所有环节,满足全流程业务闭环的需求,需要既适配传统的“固定航线飞行”,也要支持先进的“生成式航线飞行”。

(三)无人机空港 — 基础设施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支撑,由于建设和运行标准的缺失使得起降平台、中转站等物理基础设施建设略为滞后,因此《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提出了明确指示。无人机空港解决方案要以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低空基础设施为定位,无人机空港服务规模化无人机应用,满足商业运行和公共服务中的各类无人机起降、充/换电、装/卸货、托管存储、保养运维等低空飞行活动的需求。

我们认为,无人机空港必须与新技术相衔接,完全由AI操作系统驱动,可实现港区空域调控、进出港航班调度、无人机应急接管、微气象监视与响应、泊位和仓位数字化管理等功能,“平急两用”模式使得无人机空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规模化低空运行提供更加经济、安全、高效的地面服务。

五、因地制宜探索各地低空方案

深圳低空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他地市应该如何因地制宜用好“深圳模板”呢?我们建议每个地市都先针对当地的低空应用场景进行一个大摸底,找出应用场景最丰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并在这一区域集中力量构建低空运行体系,优先实现小范围的低空经济闭环跑通,再复制、推广到更大的区域。

在构建低空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低空方案。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低空经济的闭环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集中力量、聚焦重点、复用推广的策略,相信每个地市都能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

六、为低空运行体系筑牢“技术底座”

经过了近10年的技术攻坚,多翼团队完成了大量实践数据的积累和沉淀,打造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群,形成了无人机航司和无人机空港的两大核心解决方案,并完成规模化运行验证,具备了全国推广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多翼创新在全国率先完成的首批无人机空港的创新建设,包括枢纽型公共空港、警务/应急专用空港、自动化无人空港三类无人机空港均已建成,正在逐步组网,用于支撑无人机城市巡检、巡逻等业务。

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多翼作为行业领先的低空数智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望能把我们在低空领域的实践成果能推广到更多地区,为低空经济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