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2023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展现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力度,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面广、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等优势,且涵盖场景丰富,拥有超万亿市场空间。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整体发展潜力较大。

      1.“低空经济”概念源自2009年通航产业的学术研讨会,2021年首次被引入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目前主要理解为由无人机与通用航空在3000米以下空域产生的经济形态。

      2.低空经济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重点发展领域主要包括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四部分,一是低空制造产业,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航空器等产品和服务,包括面向通航、警务、海关等领域所需各类航空器的研制与销售等;二是低空飞行产业,包含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等细化产业门类和服务链条;三是低空保障产业,低空空域管控系统、通用机场、飞行营地、直升机起降点、飞行服务站、无人机飞行信息系统、无人机反制系统等建设与运行;四是综合服务产业,支持和辅助低空经济发展的各类地面服务性产业,主要包括航空会展、教育、文化传媒、科教等产业。

      3.标志性事件,2023年12月21日,中国民航局为亿航智能颁发了全球首张无人驾驶eVTOL标准适航证,小鹏汇天等多家头部eVTOL企业也基本完成了技术验证与首飞测试;2024年1月8日,第九届无人机百人会议指出:2023年,全国17000多家无人机企业创造产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27.5%。2023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已有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发展低空经济,助力低空经济“飞起来”,“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或即将到来。

      4.通航产业方面我国与美国有较大差距。美国凭借通用航空建立了先发优势,并已经形成独特的产业集群,在2018年就已经创造了接近120万个就业岗位,为全美带来约1284亿美元的贡献(约占GDP的0.62%),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美国通用航空的繁荣也带动了其他行业发展。2025年我国通用航空整体目标为450万飞行小时(含无人驾驶航空器),而美国当前每年通用航空飞行小时在2800万小时左右;截至2022年底,我国通航机场数量为399个;美国通航机场数量4756个(是我国数量的10倍+),但其服务于通用航空的起降设施超过19000个(包括机场、直升机起降场、水上机场和其他设施)。

      5.我国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用于航拍和娱乐,着重拍摄功能和可操作性,大疆创新引领着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2023年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伴随低空空域资源的开发、无人机注册和飞手培训体系的优化,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向智慧城市、智慧巡检、应急、安防、物流、农业等多个生产生活领域延伸,或将对低空经济发展形成强劲助推力。

      6.截至2023年11月,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8个商圈运营22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21万单;配送时长方面,无人机2022年平均配送时长约12分钟,较传统配送模式提效近150%。到2025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理论市场需求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7.2023年,亿航智能获得了全球首张无人驾驶eVTOL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峰飞科技、时的科技、御风未来、零重力飞机、沃飞长空、小鹏汇天等多家头部eVTOL企业也完成了技术验证与首飞测试。eVTOL作为一种新型智能航空器,一种新型的中短途空中交通工具,提供了一种颇具未来感的空中出行方式。eVTOL目前已经在城内/际交通、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等多个场景进行了探索使用,未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电池技术、通讯导航等技术发展,eVTOL智能化程度有望更高。

“低空经济”产业链及机遇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地面基础设施和管理保障软件。
1.1地面基础设施
      地面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的关键载体,当前地面基础设施的主体是通用机场。2023年我国通用机场451个,已超过运输机场,但仍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要在“扩数量、提质量”上一并下功夫,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显著增加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通用机场数量。
      与此同时,提升通用机场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优化服务品类,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低空通信领域,雷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预计到2025年中国低空监测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5.6亿元。
      雷达按用途可分为预警雷达、监测雷达、气象雷达和航行管制雷达等。其中:低空监测雷达主要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器和其他低空飞行物体,应用范围包括军事、空中保安、空中探测、空中娱乐等。
      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低空监测雷达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中国低空监测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市场规模达到了14.8亿元,并且在未来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2管理保障软件
      管理保障软件可分为空域管理系统和机场管理系统,空域管理系统是空管人员实际用于管理空中交通运输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由三层构成,即空域管理,空中交通流量、容量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务。
      目前我国空域管理能力对比发达国家尚还不足,2019年人均通用航空飞行量和人均通用航空器拥有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和4%。
      空域管理主要由军方负责牵头,侧重于安全管理,尚未建立低空空域飞行安全、效率与经济性、公平性的全面评估机制;基础设施缺乏整体规划与布局建设。
      产业链中游为:航空器制造,主要包括无人机、直升机、eVTOL。
中游航空器制造端,新兴产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凭借其独特的航速和航程优势,未来将重点覆盖300公里以下的出行场景。包括:载人客运、载物货运、警务安防、公共服务、国防军事以及私人飞行等。到2030年,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将达到5000架;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4.5万架。
      国内外已出现eVTOL产品,蓝海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趋势。国内eVTOL行业起步稍晚、体量小、潜力大,受益于低空经济热潮、政策支持、上游技术成熟、商业模式创新等因素有望实现高速发展。相关机构预测,在中等发展条件下,到2030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目前,多个独角兽公司已进入产品研发测试环节并快速进行全球布局;传统行业巨头采用投资与合作研发模式并行推进;另有部分制造商专注于电动垂直飞行器的商业应用探索。
      其中,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空中的士”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于3月18日上架淘宝,标价239万元,该产品座位数为2个。该产品2023年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型号合格证的载人级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无人机市场增长快速,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产业载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602亿元增至2023年的1200亿元,稳居全球榜首,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0亿元。
      过去几年消费无人机一直占据民用无人机的较大市场空间,但随着无人机在工业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工业无人机将成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热点。
      2025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555亿元,整机制造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328亿元,应用场景市场规模将达655亿元。国内民用无人机行业涌现出较多公司,应用场景多元致竞争分化。当前中国民用消费无人机较为著名的品牌有大疆创新、AEE、臻迪、昊翔、极飞、亿航、华科尔、零度智控等,其中大疆创新的无人机产品在无人机市场中市场份额约占七成。
      工业无人机企业往往涉猎多个细分领域,企业规模却普遍较小。目前,在测绘领域,纵横股份、大疆、华测导航、飞马机器人为主要企业;在巡检领域,则有科比特、易瓦特等企业;安防领域,则包括观典防务、科比特等。

      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短期关注无人机巡检、物流、农业,中长期关注eVTOL载人。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致民用无人机领域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
      低空经济辐射面广,能满足多种应用场景。潜在的低空飞行场景可以按照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这三类进行细化产业门类和服务链条的拓展。其中:
      生产作业类主要为工农林牧渔等提供各种飞行作业活动,包括牧业飞行、航空探测、电力作业等;
      公共服务类面向相关单位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各种航空服务性飞行活动,包括医疗救护、航空物流、警用飞行等;
      航空消费类面向各类消费群体提供消费性航空活动,包括飞行培训、空中游览、私人飞行等。
       无人机赋能低空物流,2035年行业产值可超万亿规模。
      地面物流承载压力大,无人机物流实现快捷高效配送,规模化运输后配送成本下降40%-50%,是巨大的发展机遇。2022年我国物流无人机约2.6万架,市场规模达69亿元,预计到2035年行业产值可超万亿规模。
      目前电商系、物流系等企业已进行商业化运作,2023年2月,美团无人机团队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已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并获得了该部门颁发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
      与此同时,美团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中的调度系统——美团无人机深圳空中运行管理中心也首次对外亮相,现有无人机航线主要设置在热门商圈,覆盖社区和写字楼。
     无人机整合巡检产业,2022年市场规模达78亿元。无人机在救援、安防、巡检、农林植保等城市管理领域前景广阔,其落地应用有助于扩大城市管理边界、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全方位保障城市安全。
      其中,无人巡检好处众多,如无人夜间值守、高效低空数据采集、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等,有利于整合巡检产业,提升巡检效率。
      2022年11月,无人机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对35千伏永德(德钦到明永)线路完成自主巡检。将传统人工巡检20天/100公里的巡检速度压缩到4天,巡检效率提升5至10倍,巡检成本降低50%以上。
      预计eVTOL在国内按空中游览、医疗转运、空中出租车顺序落地。全球UAM(城市空中交通)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20亿美元,2050年增至900亿美元,三种重要使用场景分别是城市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交通,2025年eVTOL占比达36%、35%和29%。

      考虑到我国高度发达的市内公交、地铁和城际火车、高铁,国内 eVTOL的应用场景和全球有较大差异,我们预计空中游览和医疗救护或在国内率先落地,长期来看,城市出租车作为一种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有望对标时间要求高、经济条件良好的商务人群,成功实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