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空域改革带来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机会

 

一、低空经济及通用航空领域两者之间的关联

低空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概念,官方界定为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驱动力,由此联动并推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一种综合经济形态。这一概念涵盖面广,不仅涉及民用、警用、救援和军用领域,还延伸至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层面。低空经济产业构成可以分为: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其中通用航空则是低空经济体系中的主体或核心组成部分,更专注于航空器的研发制造、市场运营以及综合保障服务及延伸服务等方面。通用航空的航空器研发制造主要包括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进出口等,市场运营可分为四大类:工业及救援、农林牧业、教育培训、公务航空。综合保障及延伸服务又分为通用航空机场、固定运营基地(FBO)、飞行服务站(FSS)、维修站(MRO)等。低空经济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全面地包括了通用航空在内的一切低空飞行活动和服务,比如无人机行业和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等。通过图1看出,两组分类,虽然可以一一对应,但内容还是有所不同。

上图  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的对应关系

 

二、当前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市场规模

截至202312月,中国民航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为空域划分制定了更详尽的规定,将空域划分为ABCDE类管制空域和GW7类非管制空域,后者适用于低空经济中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飞行活动。然而,中国的空域开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自2010年以来,经历了逐步释放和开放的过程。尽管目前的开放程度相较于十年前已有显著提升,但仍处于循序渐进的发展状态。在部分试点省份,例如深圳、陕西、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空域管理相对灵活,允许在特定飞行营地周围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飞行活动。同时,深圳等地也在探索开放部分航线,允许申请并维持运营。

关于市场规模,中美两国存在较大差距。美国的低空经济较为成熟,已不再是高速增长行业,主要服务于个人兴趣爱好或偏远地区的出行需求。相反,中国的低空经济尚处于新兴阶段,虽然起步晚于美国,但潜在市场规模极为庞大。发展方向上,中国低空经济仍在积极探索中,可能涵盖固定翼飞机的通用航空以及其他前沿领域。另外,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还包括通航机场建设、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挑战。在美国,私人飞行便捷度较高,而在国内,飞行活动的管理制度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

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与美国之间的确存在着显著差距。当前,我国通用航空注册量和机场建设相较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通航文化和技术水平亟待提升。具体而言,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通用飞机注册量为3177架,而美国的注册量大约为22万架,仅是美国的1%2%。在通航机场的分布上,美国每个县都可能有几个通用机场,而中国的通航机场相对较少,许多地区尚未见到。在航空文化方面,美国有着成熟的通航文化,每年都会有各种飞行者大会和航空器材交易活动。技术层面,中国的许多市场法规和民用航空体系还在逐步学习和借鉴美国和欧洲的标准。空域问题、基础设施和政府管控也是存在差距的因素。因而中国在低空经济各方面与美国相比都有较大差距。然而,与美国对比下的空域管理、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管控等方面的差异,恰恰为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新兴的低空经济公司在国内高新技术赛道如无人机(UAV)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已获得一级市场的认可,多家企业成功融资。

 

三、低空经济的产业机遇

 

低空经济与通航前景透析

低空经济是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体。我国首次将其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有望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低空经济在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安防执法等社会服务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及促进地区经济活力。

国家在此时间点对低空经济重视的原因有多重。首先,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支柱产业如房地产已难以持续支撑经济增长,而低空经济则被视为新的增长引擎,预期年增长率将超过10%,远高于我国GDP增速。中国在无人机等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无人机注册数量和飞行小时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国际预测显示,到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此外,低空经济与公众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服务功能,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最后,低空经济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因此,国家此时强调低空经济,实为明确的战略部署,深圳等地近期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该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探索低空经济多领域潜能

低空经济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推动日常运营的发展,还在技术储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推动力,特别是在国防与军事领域意义非凡。随着“飞行基本规则”的明确和民用低空飞行限制的逐渐放松,各地将有实质性的开放举措,为低空经济带来积极影响,中国低空经济市场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尤其在通航机场建设与技术进步方面与北美成熟市场相比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低空空域的开放,必将形成巨大的低空技术人员需求,这也将带动专业技术人员如飞行员、管制员、工程师等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巨大的教育培训市场。

 

低空经济发展为中国带来的机会

低空经济领域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尽管与美国相比有所落后,但这也预示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美国的低空经济引领了大量相关企业的兴起,包括许多上市公司,而中国在该领域的上市公司还非常有限,能力出众、能够在国际平台上竞争的公司也不多。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决定发展低空经济,多个行业领域也展现了增长势头,尤其是新能源飞机市场。由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和碳排放的重视,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些飞机不需要建设传统跑道,可以像直升机一样进行垂直起降,适应了新能源和碳排放政策。中国在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扎实的基础,这为发展新能源飞机提供了技术和产业支持。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出现了众多新能源飞机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在一级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融资成果,显示出投资市场对这一领域的看好。未来,中国极有可能将重点发展依靠北斗系统的新能源飞机,在低空经济范畴占据一席之地。

 

四、低空空域管制优化是低空经济稳健发展的安全保障

保障低空经济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需确保飞行工具在技术安全性、制度规范性和运营监管各方面达到高标准。中美两国在低空经济策略上存在差异,美国以民航主导,相对宽松;而中国则以军方管控为主,民航辅助。我国低空领域管理权属于军方,低空空域管理相对严格。与美国相比,中国在空域的开放程度上更为谨慎,主要是考虑到安全,并且中国的空运基本上是军方与民航协商使用的模式,不同于美国的民航主导模式。

民航局颁布的《通用航空飞行管理规定》中指出,通航作业前需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执行,,同时还注明了临时空域等申请要求。伴随着低空空域飞机数量增加,飞行活动系数也增加,低空空域飞行的航空管制压力也会有所加大,对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进行有效规划,是确保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基础。

目前,中国对空域规划统筹管理的机构为空管办,该组织集合了军方、民航以及相关医疗专家团队,共同制定并推动空域开放政策。尽管目前中国设有统一的空管部门负责融合军民空域规划,但在低空飞行器审批环节存在区域差异具体申请流程因地区政策各异,在进行低空业务开展方面多是采用直接咨询当地管理部门以了解详细步骤的情况。这种各地区的空域开放进度与飞行申请流程不一,对行业发展速度造成影响。例如亿航智能历经2-3年才获取全球首张无人驾驶飞行器适航证,高昂的成本与较长的周期无疑制约了新企业的市场进入速度。因此想要真正地保障低空产业的安全需要逐步简化或者优化空域的开放和管理流程。

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飞行安全,特别是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应该如何保障?首先技术层面上飞行器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从零部件到飞机系统乃至整机的每一个层面都保证其安全性等级。同时,依靠适航法规和行业标准来确保飞行安全,民用航空客机的安全性等级通常非常高,故障率可以达到10-9次方,但是低空的发展又不能完全按照民航客机的要求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低空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同时注重低空飞行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低空飞行特点的标准管理流程,从制度上要求提前做好各类低空飞行所需的准备工作,当出现临时紧急任务时,可以根据既定流程有效地保障低空飞行任务。同时针对低空飞行不同的类型及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来进一步降低低空计划临时性和突发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低空飞行的空中交通管制效率,更好地保证低空飞行的安全性。

另外,在制度层面也需要国家对空管政策进行把控,以及各监管层面的协调与配合。低空空域的航空管制有特殊性、通用性和宽泛性的特点。为实现低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政策的步伐,以实现对航空市场的快速科学规范,将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纳入法治管理范围,以此构建井然有序的管理环境。低空空域出现的航空交通问题比较多,而且有些个别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制定法律法规的工作中,应重点面向这些问题,对以往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形成经验性的理论,作用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中,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准确将责任落实到人,防止出现管理混乱导致的各类不良影响。面向一些个别的特殊问题,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予以公平解决。

 

五、市场前瞻与机会挖掘

低空经济的市场前瞻

中国低空经济未来可能以TOB(商业)业务为主导,市场潜力虽有待进一步量化评估,但从物流、客运、城市管理等通用航空场景出发,可预见广阔的市场需求。细分运营场景包括载货运输(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客运服务(如封闭场景体验、固定或非固定航线观光旅游等),以及城市管理(如应急救援、城市安防、电力巡检及消防任务)。特别是空中游览和医疗救援领域的需求预测将持续走高。此外,城市空中交通(如空中巴士、空中出租车)作为极具潜力的TOC(消费者市场)应用场景,一旦实现安全性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将拥有大规模市场接纳的可能性。中国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样,正借鉴美国模式发展低空经济,虽尚未达到美国市场规模,但已有像微豆这样的企业通过典型场景如郊区试点向城市拓展,并逐步转向ToC市场。例如,在我国13,000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304)中,空中游览项目具有广阔潜力,仅按每个自然生态区配置三架飞机计算,这一应用未来的需求量就可能达到4700架。此外,医疗救援目前主要依赖直升机,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对维度航空器的需求量可能高达1500架。现阶段市场主要以ToB业务为主,但ToC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城市空中交通,比如空中出租车。一旦安全性达标,空中出租车能提供与地面出租车相当的价格及更高效的服务,这将极大提升市场规模。行业内公司正在估算每公里运营成本,旨在满足市场需求,打开ToC市场,使之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空经济的核心环节挖掘

飞行器是低空经济的核心环节,涉及整机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等多个层面,技术难度与大飞机研发相当。我国在飞机结构、气动外形设计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已达世界级水平,但飞控系统、航电系统、动力系统等核心飞机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仍需提升。无人机产品相对成熟,但向符合适航标准的产品转型仍面临挑战。在低空经济飞行器产业链中,整机设计、系统集成、制造工艺和适航认证等环节堪称核心,技术含量高且面临一定壁垒。在制造工艺层面,包括机体结构和外壳的设计生产加工,国内厂商如西飞、沈飞、成飞等在国际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然而,在关键系统领域,如飞控系统、航电系统及动力系统,国内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亟待提高人才储备和技术能力。这一点与我们在大型飞机制造中面临的状况相似,很多核心系统仍需依赖国外技术。虽然国内无人机产品发展迅猛,但如果要进军载人航空领域,则必须在上述核心系统方面加强技术研发与突破,一旦上述核心系统方面有了突破,我国低空经济乃至航空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和广阔的市场。

 

六、结语

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低空经济产业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基础设施落后、低空空域管制压力大等问题,使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对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继续进行研究,以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航空事业整体的进步。